雙慈殿沿革

香條印璽.jpg
      【 雙慈亭
】 原名天后宮, 是鳳山歷史最久的寺廟,俗稱 鳳山媽祖廟 ,地方上慣稱「天后宮」、「媽祖廟」、「大廟」。

創建年代在清朝康熙年間。鳳山設縣時稱為「下陂頭街」,地勢是縣城最高點也是中心點,先民都認為是吉穴,相傳風水所說的雞母穴,由神佛坐鎮最恰當,最適合以女性為主神的廟,有如母雞在保護小雞,最早明鄭時期 福建 移民迎來 普陀山 觀音菩薩 香火,虔誠奉祀,時稱觀音亭 。

本僅奉祀 觀音佛祖,因於清乾隆 18 年 ( 西元1753 年 ) 增建廟宇前殿, 自 泉州 迎接 媽祖 奉祀 ,前殿奉祀天上聖母,後殿主祀觀音佛祖,前後兩殿以韋馱殿連接在一起,二尊主神皆為女性,信徒感念二聖慈悲為旨,合稱「雙慈」,顧名思義,「雙」是指二聖 ─ 觀音佛祖,與天上聖母之謂。

「慈」乃旨其慈悲濟世,慈悲為本之義。大乘義章:「愛憐名慈,惻愴曰悲。」二聖俱列於內奉祀,始名為 雙慈亭 。

於民國108年四月升格為殿改稱【雙慈殿】。

  

在全省六千多間廟宇中,至今也僅有少數廟宇是將觀音佛祖與天上聖母併供奉為主神的廟宇,且早於三百多年前清乾隆時期即已然如此,是為本廟最大特點之一。

由殿內樑柱結構的建造方式,於焉可見與現存於中國大陸的古廟有甚多相仿之處。巨柱分鼎立於兩側,魏峨聳立,直稱巨型橫樑,其上再以工字型建構方式架撐主樑,儼然而成廟宇的主結構體,以該主樑為主軸,屋脊順勢兩旁坡揹而瀉,除勾勒出流暢的動線,更烘托出整體恢弘磅礡之氣勢。


廟觀為三殿式,於民國105年增建後殿玉皇閣凌霄寶殿現為最新廟觀,雙慈殿香火迄今香火鼎盛不墜。明末時,雙慈殿四周即形成草店街市,稱作「草店仔街」,乾隆53年(西元1788年)鳳山縣署從左營遷來下陂頭街,雙慈殿鄰近街市更加熱鬧。並逐漸向四週擴大聚落,由於當地開發非常的早,成為清朝鳳山縣境最大的街市,是鳳山的發祥地。

金爐.jpg
        在清朝時期,本廟即已為官府及民間百姓備極重視的禮俗文教之地,曾有三度大幅的重修整建,並有文誌可資為考。分別為嘉慶 23 年 ( 西元 1818 年 ) 南路參府黃氏曾修建,在今正殿神龕兩邊牆上,仍留有當年木聯一對,上書「雙眼觀來早空 色相澄蓮座,慈航渡處長息風波奠海邦」。


繼而在道光 8 年 ( 西元 1828 年 )),盧朝宗再重修,今在右廂房外壁上還嵌有道光八年時所立的「重修雙慈亭」碑,高 3尺 4 寸,寬 1 尺 7 寸,正書 12 行,每行 25 字 及至光緒13 年 ( 西元 1887 年 )),通裕號等商家也籌資共修。現在殿中有十多方古匾 歷史最悠久乃是觀音殿正上方乾隆十年(西元1745年)的匾,除同治 7 年 ( 西元 1868 年 「風引帆回」匾,以及同治 11 年 ( 西元 1872 年 「寰瀛覆冒」匾外,其餘皆為光緒年間遺下的匾額。

  在日據時期也曾有小幅修葺。在民國36 年政府播遷來台時,因軍旅眷屬無以為居,由當時縣長陳皆興下令暫居媽祖廟,一些先民所遺留下的古蹟也因而遭受些許破壞。嗣後台灣光復20 餘年也都未再修葺,及至民國61 年4 月正式成立雙慈亭管理委員會,主任委員由洪俊德出任。經第一屆第四次委員會決議通過,籌資重修,為時二載,耗資約新台幣壹百萬元,至民國64 年竣工,廟貌也較前莊嚴肅穆。


如今管理委員會成立已十一屆,經歷三位主任委員的管理及諸委員的鼎力協助,使得香火越加鼎盛,並在第五屆主任委員蘇榮銓的協助下,將原本缺少的左廂房土地購買下來,以備將來做為圖書館,嘉惠地方學子。

更值一提的就是在民國80 年間全廟在委員會的通力合作下做了大幅的整建翻修,使現實的廟貌,殿堂宏偉,外觀莊嚴堂皇,內部雕樑畫棟,金碧輝煌,肅穆的殿堂,微冉裊繞的氤氳,無不令人發思古之幽情,念先人遺澤之被覆。


  感念神佛的庇佑。殿內一石一木思之而由衷仰止,古色古香令人心怡神逸。 而主任委員蘇榮銓,於甫接任主任委員時當時廟內僅餘兩百餘萬的經費,經蘇主任委員的大願祈求,神佛顯化及十方善信奉獻心力。使整個廟宇的整建翻修竟完成了約六千萬元的工程,也可算是空前的盛事。

國泰民安.jpg
  現在廟觀為二殿式加後殿凌霄寶殿,有右廂房及左廂房。

由最內殿兩旁的廟牆,尚可看出當時遺留下來的「三尺後牆」,古時候建廟都是以黃土製成的磚土充填,為求鞏固牢靠,廟牆的厚度都達到三尺厚,而本廟內殿兩旁的廟牆仍保留著,雖經數度粉刷,但原材質仍保留完好如初,由側門觀看也都可以看到已有200 年歷史的三尺厚土牆,而原始地板依舊埋於碎石底下,可為彌足珍貴。

內殿供奉正座的是觀音佛祖,年代久遠,長年浸沐於鼎盛的香火,原來觀音佛祖的臉也變的黑色的,由於坊間有此傳說稱觀音佛祖有紅臉的也有黑臉的說法不一而同,但本殿的觀音佛祖因蒙受長久以來的鼎盛香火始變得黑色的。在此也一併說明之。

施琅於康熙22 年( 西元1683 年)8 月鄭克塽降清後,偕同陸師提督吳英率兵入台。恰逢清朝冊封琉球正使汪楫等返國以「聖德與神庥等事」具題請封,施琅亦即奏上「為神靈顯功破逆,請乞皇恩崇加勒封事」摺字,譂述其攻台前後媽祖顯靈協助清軍事蹟,請清廷崇加勒封。至此施琅至台後首先將鎮北坊赤崁城南之寧靖王宅邸改為天妃宮,康熙25 年福建通誌卷十一祭典,台灣府所載安平鎮及澎湖之二所天妃宮,乾隆重修鳳山縣志卷五壇廟所載康熙22 年奉文建之天后宮皆為此時所建。

  根據康熙年間台灣府及所屬各縣志之記載,僅康熙39 年( 西元1700 年) 諸羅縣之笨港街增置天妃廟一座。熙56 年( 西元1717 年) 諸羅縣志記載有天妃廟四所,一在外九莊笨港街( 康熙39 年居民合建),一在淡水干豆門( 康熙51 年通事賴科鳩眾建) 一在鹽水港街( 康熙55 年居民合建),一在諸羅縣城南縣署之左( 康熙56 年知縣周鍾瑄鳩眾建)。

  康熙59 年( 西元1730 年),台灣縣誌載有媽祖廟四條,其一為大媽祖廟,即寧靖王故居改建者;其二為小媽祖廟,在西定坊水仔尾,康熙22 年至23 年所建,其三在鹿耳門,云:「媽祖廟,康熙58 年各官捐俸同建。前殿祀媽祖,後殿祀觀音,各覆以亭,兩旁建僧舍六間,僧人居之,以奉香火。董其事者,經歷王世勷也」。其四在澎湖,云:「媽祖廟,澎各澳海口俱有廟祀,繁不備載」。

  而康熙59 年鳳山縣誌載有天妃宮三座,一在安平港渡口,康熙25 年福建通誌已載之;一再興隆莊左營;一在興隆莊龜山之頂,康熙22 年所建。由上述三部縣誌之記載,可看出康熙50 年前後,台灣媽祖信仰圈不斷展開,新建媽祖廟也於其時,動土興建,且在那時候,由通誌上即可看出已早有前殿奉祀媽祖,後殿奉祀觀音之記載,而本廟( 雙慈亭) 是在乾隆18 年即西元1753 年重修,並增奉媽祖前殿,按台灣地方習俗,一般廟宇經歷50年後按例會予以重整建,以乾隆18 年往前朔及50年,為西元1703 年左右,即是康熙40 年左右,正值前述台灣各地大肆興建媽祖廟風氣鼎盛的年代。